首页 > 民俗 > 清明节气的时候,太阳黄经走到了多少度 清明节气是几月几号

清明节气的时候,太阳黄经走到了多少度 清明节气是几月几号

时间:2023-10-31 10:00:02作者: 神座网来源:八字算命

清明节气的时候,太阳黄经走到了多少度 清明节气是几月几号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抵达黄经多少度来算的,比如春分是0度,那么清明节气的时候,太阳黄经走到了多少度呢?答案是15度,太阳到达黄经15度的时候,就是清明节气,清明二字有气清景明之意,也有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接下来小编就为各位小伙伴带来清明节气是几月几号的介绍,不要错过了。

【清明节气的时候,太阳黄经走到了多少度】

15度

每年4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交“清明”节气。“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之意。“满阶杨柳绿如茵,画出清明三月天”、“佳节清明桃李笑”、“雨足郊原草木柔”等,正是对“清明”时节天地物候的生动描绘。

清明是一个重要的农事节气。从气候层面上看,进入此时节,我国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已升至12℃,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冰河解冻、大雁北飞,玉兰花、迎春花等相继含苞吐蕊,接着紫荆、樱花、桃花、杏花,梨花等次第开放,争奇斗艳,辛勤的农人则忙着播种希望,珍视着这“一年之计”。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疑”……这些农事谚语,正是农人对清明节气极为重视的佐证。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时节雨纷纷”也绝非艺术想象,是诗人对江南此时气候特色的准确描绘。

时阴时晴的充沛雨水,可满足各种作物生长发育之需。所以俗语云“雨清明,好年景”。但是,事物总是物极必反的,过多的降水也会诱发湿害而危害庄稼,需加以提防。

南方的清明

在南方,“梨花风起正清明”,此时已是桃红、柳绿、梨白、菜黄,多种植物已进入展花期,为提高坐果率,进行必要的人工辅助授粉很有必要。而黄淮以南地区的小麦也已进人拔节期,抓紧搞好小麦后期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取得丰产的关键。

对于早、中稻要抓紧抢晴播种。与此茶树新芽抽长正旺,是采摘中上品的绝好时机。倘若有幸涉足茶乡,还会目睹茶哥茶妹们对歌的“采春”景象呢。

北方的清明

在北方,正是多种春播作物的适播期,如春小麦、玉米、高粱等。此时节,天气回暖较快,土壤解冻,化土层可达5-10厘米深,正是顶凌种麦的大好时机。

春小麦是一种耐寒能力很强的早春作物,其幼苗期能忍受-6~-8℃的低温,“种在冰上,收在火上”是它的生物学特点。只要土壤温度达到2一4℃,土壤湿度在50%左右,春小麦种子就能发芽。

节气民谚“二月清明麦在前,三月清明麦在后”是很好的指令,有经验的农民都懂得:清明前种麦,先扎根后发芽,根系强,长势好,能耐旱,产量高;清明后种麦,先发芽后扎根,根系弱,长势差,不耐旱,产量低。如果是农历二月清明,节气往前赶,春小麦更应在清明之前种完。

如若错过这上化下冻、底墒好的有利时机,则因气温逐日升高,蒸发量不断加大,土壤会很快失墒,容易落干,造成减产歉收。另外,春小麦还是一种喜肥作物,早在《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小麦种在薄地徒劳,种而必不收。”种春小麦一定要选肥沃的地块,施好底肥和口肥,方能万无一失。

【清明节气是几月几号】

2023年清明节:4月5日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

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祭祖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清明节的饮食风俗

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是有吃青团子的习俗,其实所谓的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这种吃食在江南一带可能会比较流行,是属于他们的民间食俗。

清明还会吃青团子,为了纪念先人,团圆的意思,青团是用艾草捣碎了后挤压出绿色的汁液,跟糯米粉混合后揉面,再包上各种馅料,做成青团。

艾粄

有一句俗语叫做“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节必备的传统食物。

馓子

在清明节的时候,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馓子的习俗,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虽然南方和北方都会吃馓子,但是南方和北方的做法却有所不同。

45
首页八字生肖起名星座风水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