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 秋分的节气花 秋分的节气特点

秋分的节气花 秋分的节气特点

时间:2023-10-31 14:00:01作者: 神座网来源:八字算命

秋分的节气花 秋分的节气特点

我们都知道,平分秋色这个词可以用来形容秋分,因为秋分刚好是从立秋到霜降的九十天的一半,可以说刚好把秋天平分了,那么你知道秋分的节气花是什么吗?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都有自己显著的特点,每一个节气都有自己独特的说法和寓意,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全都蕴藏在其中,小编就在这里,为各位朋友们介绍秋分的节气特点,快来看看吧,不容错过的精彩内容!

【秋分的节气花】

​1、天人菊

此前只知道这朵小花属于菊科,每年秋季绽放,颜色很是艳丽夺目,今日才知道名为天人菊。它的花语代表合作、团结、同心协力,给人以进取的力量。一簇簇绽放艳丽笑意的天人菊在秋日初升的暖阳里,给人以向上的力量。​

2、凤仙花

我们这里也叫指甲花,小时候经常用这种花来包红指甲,头一天晚上敷在指甲上用袋子包裹着,第二天早上去掉,不仅指甲是红色的,就连整个指肚都是红色的。

原以为它是夏季绽放,秋季就会落幕,没想到在秋分时节仍旧可见它绽放的美丽。

听说凤仙花有野丫头的寓意,适合送给卑微的女孩,可以勇敢做自己。希望每一个女孩都可以勇敢做自己,追逐自己的梦想。

3、紫茉莉

紫茉莉常常在傍晚时分绽放,颜色也比较多彩,有时还会出现一朵花上两种颜色。

早上的紫茉莉处于微微绽放的样子,但依然很美好。

紫茉莉是一种很好种植的花,不是很显眼,却是默默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

​4、黄秋英

第一次见到这种花,明艳的黄色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在秋日微凉的早晨感受到自然赠予的温暖。​

5、鸡冠花

鸡冠花因其样子像鸡冠而得名,颜色比较鲜艳,花朵处于整棵植物的顶端,给人一种高傲的感觉。

不过鸡冠花的寿命极长,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因此也象征着长寿。

秋分特殊现象

赤道线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因为,太阳直射点不偏不倚地照在赤道上,当你来到赤道线时,就会发现任何物体都找不到自己的影子。南北极过着共同的白昼秋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南北极同时都可以看见太阳,分享着同一个白昼。

高度和影子一样长在北纬45度线上,用不着爬高,便可丈量出建筑物的高度,因为他们好像早就和自己的影子商量好了似的:因为这一天高度和影子一样长,所以知道了影子的长度,也就知道了建筑物的高度了。

【秋分的节气特点】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

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 。2018年6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白天渐短,夜晚渐长。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这天正好在秋季90天的中间,有着“平分秋色”的意思,所以叫“秋分”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定在“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天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二十四节气“秋分”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

2018年6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节日活动主要有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

秋分天文历法

秋分这天太阳光直射点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的折射与晨昏蒙影)

。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开始昼短夜长,即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称降分。而在南北两极,秋分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

秋分节气由来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对于同一个节气,每年都要比前一年滞后6小时或5小时,遇到闰年则要在此基础上提前24小时。这样,在日期上的反映是,同一个节气在平年与前一年保持不变或滞后1天;在闰年与前一年保持不变或提前1天。这样一来,同一个节气的起始点就有3个不同的公历日期。以“秋分”为例,就有9月22日、9月23日和9月24日这三种情况。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秋分在这时期,全国许多地区都开始进入了降水少的时段。秋分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江南、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带来暴雨除外)的降雨日数和雨量进入了降水减少的时段,河湖的水位开始下降,有些季节性河湖甚至会逐渐干涸。

在此期间,还有可能出现个别的热带气旋,但影响位置偏南,大多影响华南沿海、海南岛,这时的台风除了大风灾害外,带来的雨水,往往对当地的土壤保墒有利,因为10月以后这些地区先后转入干季。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44
首页八字生肖起名星座风水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