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 除夕日期 除夕是过年吗

除夕日期 除夕是过年吗

时间:2023-11-10 13:00:15作者: 神座网来源:八字算命

除夕日期 除夕是过年吗

除夕日期每年都是会变动的,一个是农历和公历的区别,另一个则是在农历中十二月份的日期是不定的,可能只有29天也会有30天的情况,除夕日期其实都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我们都说过年过年,什么时间过了才是过年呢?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除夕是过年吗的解析,感兴趣的朋友就一起来看看吧!

【除夕日期】

2024年除夕时间 公历:2023年1月31日 腊月廿九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

除夕是岁末的最后一天,即春节的前一天。“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在中国人心里有很重要的意义,是团圆夜,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2024年春节 2024年春节是几月几号>>>>

除夕夜通常被人们称为大年三十,不过因为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十二月三十,也可能是十二月廿九。

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在这一天,人们会打扫屋子、贴春联、祭祖、放鞭炮、挂灯笼、吃团圆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等。

除夕夜和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一样,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

除夕作为年尾的节日,源自上古时代岁末除旧布新、祭祀祖先风俗。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除夕守岁是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所有房子都点燃岁火,合家欢聚,并守着“岁火”不让熄灭,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迎接新年到来。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曰“燃灯照岁”或“点岁火”,所有房子都点上灯烛,还要专门在床底点灯烛,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2020-2030除夕日期

年份 阳历 农历

2020年 1月24日 腊月三十

2021年 2月11日 腊月三十

2024年 1月31日 腊月廿九

2023年 1月21日 腊月三十

2024年 2月9日 腊月三十

2025年 2月6日 腊月廿九

2026年 2月5日 腊月廿九

2027年 1月25日 腊月廿九

2028年 2月12日 腊月廿九

2029年 2月2日 腊月廿九

2030年 1月22日 腊月三十

【除夕是过年吗】

其实从真正意义上来说除夕并不是过年,和春节并不属于同一个节日。

传统的、民俗的、真正的“年”,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在“二月二龙抬头”为收尾,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由于春节与大年紧密连接在一起,再加上时代的需求,所以,慢慢地人们将这两个传统节日合二为一了。就时间来讲,过年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岁尾。而春节是一年的开始,大年初一又是农历每年的春天第一天,所以叫春节,也就是告诉人们,从这一天开始,春天来到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在以前,人们在这个时间,都称为过年,也就是“除夕”。由于公历的引进,将正月初一的“元旦”移为公历新年的代称,再加上六十年代以后,提倡“破旧立新”、“破除迷信”等政治因素要求,渐渐地淡化了年的所在。在最近几年,在部分台历、挂历、日历等分别印有除夕与春节的字样。但是在公共媒体,以及宣传等方面,都将年与春节混淆在一起了。

除夕,又称大年夜、年夜、年三十、过年前夕、大晦日,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上。这天的确实日期会因为历法而有所不同。传统上汉字文化圈以农历作为历法,由于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三十暝。

"岁"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它与新岁首尾相连,谓之“岁穷月尽、挨年近晚”,是新一岁的前夕,是除旧迎新的重要时间交界点。除夕因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岁除之日,民间尤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除旧布新,张灯结彩,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饭菜及三茶五酒奉祀。

除夕自古就有祭祖、守岁、团圆饭、贴年红、挂灯笼等习俗,流传,经久不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除夕也是汉字文化圈国家以及世界各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7年,除夕依《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正式成为中国法定节假日。2014年,除夕依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进行调整,不再作为中国法定节假日。

除夕的禁忌

1、贴福的时候一定要正贴,很多人相信倒着贴福是寓意着“福”到的意思。其实倒着贴福字是讲究贴的地方的,比如福字倒贴的地方一般是水缸,垃圾箱。

2、如果是自家大门对准邻居家大门,那么,务在自家大门口外面的门框上挂两个中国结,以趋利避害。

3、忌倒污水、倒垃圾、丢弃杂物、扫地、洒水、随地便溺。据说这样不小心就会溅洒到神明身上,如果神明恼怒就会降祸于人。

4、不论是否守岁,屋里的灯都不要关,让屋子里亮堂起来,这能寓意着我们来年能够获得更多光明。

除夕的习俗有哪些?

1、年夜饭

除夕夜的年夜饭也叫做团圆饭,根据史料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因为水饺形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一定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

2、祭祖

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大家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3、压岁钱

古人对压岁钱很讲究。所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有的穿上百枚铜钱,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压岁钱”更为直接纯粹,一般都用精致的红包装上红红的票子,然后分给孩子,讨个红红火火的好彩头。

4、守岁

除夕夜守岁也是一项流传久远的习俗。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在这个晚上,无论大人或是小孩,都要说吉祥话,不可说晦气话、脏话和不敬之语,否则一年都要倒霉。欢欢喜喜、和和气气、团团圆圆,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题。

112
首页八字生肖起名星座风水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