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相信大家都背过这句非常经典的诗句,此诗句描写的是大自然的现象之一大雪,那么你知道,大雪还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吗,你了解大雪的节气吗?二十四节气源远流长,最早只是...
225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9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夏至已至,一壶新砌的清茶,半斤西瓜,清风拂过脸庞,静静享受夏夜的闲适时光。此刻眼前的美好,依然让人心怀...
210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9
夏至三侯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夏至作为古代节日,宋朝在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
205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9
夏至和冬至一样,都是反映四季更替的节气。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目前中国大陆设有5处北回归线标志,分别位于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平和云南的墨江。放入保鲜盒冷...
213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9
此时,农事活动也即将进入大忙季节,夏收作物已经成熟,或接近成熟;春播作物生长旺盛;秋收作物播种在即。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小满是...
187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9
与气候降水有关。小满节气期间南方的暴雨开始增多,降水频繁;民谚云“小满小满,江河渐满”。小满中的“满”,指雨水之盈。与农业小麦有关。在北方地区小满节气期间降雨较少甚至无雨,这个“满...
198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9
第二层含义是指降雨量增多,小满是反映降水的节气,小满的来临意味着进入了大幅降水的雨季。进入小满,天气变得炎热,这时可吃西瓜、海带、绿豆等食物消暑降温。西瓜、海带、绿豆等均为较寒食物...
206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9
“绕三灵”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是白族的传统节日。此节日即是繁忙的水稻农事之前的歌舞活动。也是祈祝丰收的祷告仪式。届时,女婿、女儿携带礼品:油旋膜、油糕、绿豆糕、猪肉、黄杏、蒜蔓等食...
184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9
小满这个时候就很闷热、潮湿,这个节气里面适合于祛湿。可以用两种祛湿的方: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反映了降雨多、雨量大的气候特征。“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
206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9
芒种,每年公历6月5日或6月8日左右,即农历五月中,但有时也会与夏至相合。芒种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在农村,芒种前后是一段农事活动非常忙碌的时间,既涉及收...
208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9
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中国儒家传统讲究中庸之道,忌讳“太满”“大满”。父亲出门时,嘱咐女儿说,要精心喂养和爱护这匹马,他不久就会回来的。父亲走后,家里只剩下这...
184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9
小暑为小热,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
220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9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这两个谚语直接把小暑有多热说的明明白白,一起看看小暑的节气谚语吧,在小暑节气,热的人有米都懒得煮熟,只想躺着,因为在以前煮饭要生火,热气太足...
204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9
冬至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冬至的饺子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发明的,冬天的时候有很多平民老百姓的耳朵被冻坏了,而饺子与耳朵形状相似,他就发明了饺子来给老百姓吃,你知道冬至节气的简介是什...
196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9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2月21,22或23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举例说明:2088...
217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8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
189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8
“番”和“翻”同音,在宁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将过去一年的霉运全部“翻”过去。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今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
200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8
基部有爪;雄蕊长4毫米,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向内弯,无毛,药隔顶端短尖,退化雄蕊长3毫米;心皮基部被疏硬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落叶灌木,高达4米;幼枝四方形,老枝近圆...
196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8
冬至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相传冬至节气最早是周公采用土圭法测影...
201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8
唐以前,清明还只是一个节气,唐以后,清明才成为节日。节气与节俗虽然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仍然有很大区别。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
191个网友都在看 2023-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