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 2024年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的寓意和象征

2024年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的寓意和象征

时间:2023-11-03 18:00:02作者: 神座网来源:八字算命

2024年冬至是哪一天 冬至的寓意和象征

冬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有过冬至的习俗,那2024年冬至是哪一天?今年的冬至在12月22日,在冬月的廿九,在冬至这一天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但是寓意都是一样的,都是团圆的象征,那么,小编在这儿为大家带来冬至的寓意和象征的解析,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2024年冬至是哪一天】

2024冬至是2024年12月22日,农历冬月(小)廿九星期四,5:48:01。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气象变化

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三九、四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冬至日的白昼虽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并不是最低;冬至之前不会很冷,因地表尚有"积热",真正寒冬是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天文意义上的气候特点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

冬至过后,中国各地气候都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所谓“数九”,即是从冬至逢壬日算起(亦有说法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 。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或“完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2020-2030冬至时间表

冬至时间: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冬至时间: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冬至时间:2024年12月22日 星期四

冬至时间: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冬至时间: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冬至时间:2025年12月21日 星期日

冬至时间:2026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冬至时间:2027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冬至时间:2028年12月21日 星期四

冬至时间:2029年12月21日 星期五

冬至时间:2030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冬至的寓意和象征】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九,在数字里是最大的阳数,不断地数着一九、二九等,意味着冬日的阴气逐渐消减,阳气逐渐回升,累至九次便到头了。

从气象的角度说,大致每九天就会出现一股寒潮,而且往往发生在前一个九最后一两天。

从心理方面谈,“九”与“久”谐音,意为冬天漫长,盼望春天早点降临。

冬至在古时候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人们甚至将其称之为小年,每年过冬至的时候,我们都要做好许多准备,民间甚至有诸多的庆祝活动。所以冬至往往象征着团圆。除此之外,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当它到来的时候就说明以后日子里外界的白昼会越来越漫长,黑夜会越来越短暂,气温也会逐渐下降,渐渐进入严冬的时候。

冬至的象征

冬至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一候水始冰

在北方,强冷空气阵营极强,经常南侵,产生大风降温还伴有雨雪天气寒流。一般地,冬至一过,在我国就渐渐进到严寒季节。而这时,在北方,水一般已经能够结成冰了。记忆里,无数冬日的早晨,凝固在工程及其绿色植物里的露珠像魔术表演一样变成了各种各样外形的冰棱、冰碴,全透明晶莹,颇有趣味;而睡觉之前,孩童们最喜欢在院子里放入一桶净化水,待早晨起床,拿出那清亮的冰块儿盘玩。也有不谙世事、顽皮的孩童将冰袋放进口中,咬得“嘎嘣”直响。在冬日,小小冰块儿为孩子们产生无限大快乐和开心。

二候地始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冬至之际,就是冷冻之始。这时,北方丰收早就完毕,开阔的原野上,裸露出一片片红白的土地资源。一场雨出来,通过霜降,土壤的表面常常会出现一层薄冰,脚踩上去,“嘎吱”直响。可不要小看了那很薄的冰面,它们都是在包囊并守护着土壤。由于土地资源是民生之本,有了这个,大家才可以辛勤耕耘,才会粮种,有饭吃。所以被冷冻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在以它本身的形式劝诫大家:地冻将息,如同人之将省,以贴近生活而博采众长也。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雉就是指野山鸡一类的大雕,蜃为大蛤。冬至后,野山鸡一类的大雕便不常见了,而海边却能够看见机壳与野山鸡线条、色调相近的大蛤。古代人觉得冬至后雉便成为大蛤了。这个说法充斥着想像且富有戏剧化。古时候,因为高新科技比较落后,大家只有凭想象力和猜想来描述自然界中的诸多状况。实际上,冬来,冬候鸟北迁,降水降低,海面与江河的水位线可能就相对应减低,大家便经常还可以在外露的海滩上看到大蛤了。

南北习俗的差异

北方冬至的习俗:吃饺子

个人认为还是北方庆祝冬至,比较有仪式感,冬至这天来临之后,北方大多数家庭都会选择吃饺子,不论贫穷或者是富有,大家都听说过张仲景这个医生来制作祛寒娇耳汤的故事,其实这是真实发生的,后来的人们为了纪念张仲景去世的日子,也是为了御寒,都会在冬至那天吃一碗饺子来表达自己对医圣张仲景的感恩。

另外北方的少部分家庭还会选择吃馄饨,馄饨意为调节阴阳,有些人认为冬至这天为极阴之时,所以要使用馄饨来调节一下天地间的阳气生长,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其实吃馄饨适合相传汉朝的时候北方匈奴分为两个部落,一个叫作浑氏,一个叫作屯氏,这两个部落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困扰,因此老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起名馄饨,并且吃掉。

南方冬至的习俗:吃汤圆

我国南方主要是以米食为主,当然在冬至这个特有的季节,汤圆也就成为了南方大多数亲朋好友的主要食物,除了互相赠送亲朋好友之外,吃汤圆也希望所有的亲人永远团圆的意思。

这么看来冬至这一天的庆祝,并没有其他节日那么有仪式感,但是在古代漂泊在外的人都必须在这天赶回家过冬节,连过年可能都不回去,而这一天必须赶回去,古人认为从冬至开始,天地间的阳气就开始旺盛,也就是这天是大吉之日,一家子必须在一起凑个热闹。

由于古代张仲景医圣的家庭住址在河南南阳,因此那个地方目前还流传着一首民谣歌,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是不是十分有趣呢?冬至的习俗就应该按照北方统一吃饺子,图一个好的寓意。

70
首页八字生肖起名星座风水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