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 > 二月二吃什么 二月二习俗

二月二吃什么 二月二习俗

时间:2023-11-07 17:00:04作者: 神座网来源:八字算命

二月二吃什么 二月二习俗

在不同的节日里有着不同的习俗和美食,二月二吃什么?二月二指的是农历的二月初二,这一天也叫做春耕节、农事节还有春龙节等等,在这一天里有的地方会吃龙须面、猪头肉、还有炸年糕等等美食,那么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二月二习俗的解析,感兴趣就关注下吧。

【二月二吃什么】

1、水饺(吃龙耳)

水饺一直是我国人们非常喜爱的传统美食,而且形状跟元宝很相似,“龙抬头”这天更是少不了水饺了。这天吃饺子的话,叫做吃龙耳。饺子馅是很有讲究的,一定要有肉有菜,取“肉菜”的谐音“有财”,寄托了人们希望新一年能够多多发财的美好愿望。

2、春饼(吃龙鳞)

吃春饼原本是立春的一个习俗,后来慢慢的二月二龙抬头也要吃春饼,春饼实则是一种很薄薄的饼,吃的时候把喜欢吃的蔬菜卷在里面,这就是吃春饼。在以前是皇帝赐白宫春饼,如今是家庭主妇做给家人吃,祈盼在新的一年,有丰收,也是喜迎春天的一种形式。

3、龙须面(吃龙须)

北京地区的一种习俗,吃龙须面,其实就是吃面,这一天吃的面,因为是龙抬头节日吃的,而且又形似龙须,所以把这个面称之为龙须面,同样希望在新的一年,可以得到龙的庇佑。

4、猪头肉(抬龙头)

传统习俗是每年的二月初二,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一个猪头来祭祀龙王,祭祀完再将这个猪头制作成菜肴全家分享,希望以此受到神灵庇佑,家人们都能身体健康,同时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现在慢慢演变成二月二购买猪头肉来吃,古今人们希望生活更美好的愿望都是一样的。

5、馄饨(吃龙眼)

在二月二吃馄饨意为“吃龙眼”,因馄饨圆圆的,很像是龙的眼睛,人们希望通过吃馄饨,能够双眼炯炯有神,日子过得精精神神,不愁吃不愁穿。

6、蒸包子(吃龙蛋)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到了二月初二,还要蒸包子吃。包子又大又圆,象征着团团圆圆。吃包子还意为“吃龙蛋”,吃了龙蛋,就不是平凡的人了,有梦想的人就能够迈开步子勇敢前进了。

7、炸年糕(吃龙胆)

在龙抬头这天吃炸年糕,俗称”吃龙胆”。我国传统文化中,以金黄为尊,用油炸过的年糕呈金黄色,是象征吉祥的颜色。另外,年糕也有“年年高”的寓意,表达了人们希望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的美好愿望。

8、麻花(吃龙骨)

最后一个要吃的就是麻花了。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吃麻花,称之为“啃龙骨”,寓意新的一年不会受各种蛇虫的干扰,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二月二习俗】

山东骡马大会、炒豆子

在山东,这个节日是春节后的一个重大节日,特别是汶上县南站镇在这天还是闻名中外的土地庙子骡马大会,远在新疆、内蒙的提前赶着牲畜来赶会,全国各地的客商都来参加这个物质交流大会。这天天明后,太阳未出前,习惯围仓,就是用草木灰围一个像盛粮食囤样子的图形,中间放上五谷杂粮,用砖压好,预示今年粮食大丰收,盼望有一个好的收成。用草木灰撒在墙根,念叨“一把灰,两把灰,蝎子蚰蜒死到堆”,传说这样小孩子在墙根玩耍,就是有这些害虫,也不会伤着孩子。

还有吃炒豆子的习惯,提前几天用佐料把黄豆泡好,晾干,这天炒好,相遇时相互交换吃。也有用糖炒制的,但主料是黄豆。孩子们走到那家,念叨着流传的俗语,“二月二,炒蝎子爪(既炒的黄豆),大娘婶子给一把”,料豆(既炒的黄豆)成了招待的主品。人们吃着料豆去赶二月二的土地庙子会,玩耍、购物、交流、看戏等。学生们到了学校,更是热火朝天,教室成了料豆的小型展览会,嬉笑品尝,看谁家的手艺好。这天不允许喝糊犊(用面粉做成的汤),特别是家中有属龙的更是不行,传说怕糊龙眼,命不长寿,这天只能吃面条、水饺。水饺馅子是从农田中挖的荠菜、春节的肉,加以佐料制成。县城在这之前就有卖荠菜的。这天妇女不能在房中梳头,不然,屋中会掉蚰蜒。过了二月二,农民就开始忙农活。

接姑娘

二月二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苏北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在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娘”除了吃喝,就是串门聊天儿,轻松而愉快。而城里人“带姑娘”则是姑娘、女婿一起带回来吃一顿丰盛的中饭。此习俗在我国北京及北方大多地区也很流行,不少地区一直沿续至今。

剃龙头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祭龙神

以往,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

现在也扫除“迷信”了,建国之后的龙都不准祭了,龙都用来耍了。

引龙

在山西,最重要的习俗是“引龙”,在晋西北叫“司钱龙”,二月二早上太阳没出山以前,家家户户都要提桶到河边或井边取水。汲水时桶里放着铜钱,提上水后边走边洒,到家后将剩下的水倒入水缸,这样就把“钱龙”引回来了。引钱龙时不准说话,以免吓走钱龙。

在豫东一带,农历二月二的早晨家家必用炉膛里的灰在院子里及大门外打囤,即把草木灰放在长柄铁锨上散落成圆圈,然后圆心处放上不同的粮食,这实际上是庄稼人对粮食丰收的一种祈愿。

熏虫

进入农历二月,天气渐暖,各种昆虫开始活动,有些昆虫对人的健康是有害的,所以二月二这一天,人们纷纷摊烙煎饼、燃烧熏香,希望凭借烟气驱走毒虫。

击房梁

就是用木棍或者竹竿敲击房梁,以惊走蛇、蝎等毒虫,毋使为害。有的地方流行敲击炕沿,目的与敲击房梁相同。

47
首页八字生肖起名星座风水民俗